「班傑明的奇幻旅程」--想像您已經80歲--不是「布來德彼特」,也能提前感受高齡生活
布來德彼特在「班傑明的奇幻旅程」一片中,詮釋一位出生時外表與身體機能如80歲的男人,如何適應這個社會的過程。今天,衛生署國民健康局假臺大校友會館,邀請記者朋友、運動員及年輕學子,穿戴老人生活體驗輔具,一起感受長輩平日生活的點滴。透過嚐老體驗,由知老起步,營造愛老及敬老氛圍,並喚起各界重視營造高齡友善環境的重要性。參與體驗活動的全國花式FreeStyle籃球大賽總冠軍鄭瑋夫先生說,沒戴上這些綁手綁腳的輔具,還真難想像,5、60年後的生活,跟現在能輕鬆把玩籃球的自己,真的是差…很…大。
邀請長輩動起來----長輩自述平常有運動比率10年間成長10%
雖然,國民健康局辦理之96年「台灣中老年身心社會生活狀況長期追蹤調查」結果顯示,近九成(88.7%)老人自述曾經醫師診斷至少有一項慢性病,但亦有許多研究已經證明,規律運動可降低慢性疾病的罹患率,改善身體組成及維持良好的基礎代謝率,並增加免疫系統的功能;對老年人而言,規律運動更是減低及改善跟老化相關的功能性退化的有效方法。分析民國85年至96年這10年期間,健康局進行的4次「台灣中老年身心社會生活狀況長期追蹤調查」資料發現,65歲以上長輩自述平常有運動之比率分別為56.0%、60.9%、64.0%、65.7%,10年間成長了10%;而性別分析發現,男性平常有運動的比率顯著高於女性;不過隨著年代的增加,男女平常有運動的差異從85年的12%縮小至96年的5%。另若以年齡來看,70至74歲的長者平常有運動習慣的比率最高(圖1、圖2)。
長輩社區活動參與率僅達4成,國民健康局邀請長輩一起走出來
國民健康局局長邱淑媞指出,鼓勵老人社會參與及自主活動是世界衛生組織2002年推行「活躍老化」的重要倡導議題之一,惟比較民國94年與98年兩次國民健康訪問調查結果發現,老人社會參與(自述有做志工或義工,或參加宗教活動,或參加社區團體活動)之比率分別為44.3%及40.5%,顯示長者的社會參與並未增加,反而有些下降,尤其是男性長輩的社會參與從44.0%下降到37.8%。另從年齡層分析來看,較年輕的長輩(65~74歲)的社會參與率可維持在5成左右,隨著年紀增加社會參與情形下降,85歲以上長者的社會參與率則已不到2成(如附表)。
因應世界人口的高齡化,今年WHO將4月7日世界衛生日之主題訂為「Ageing and health(高齡化與健康)」,並提出"Good health adds life to years"的口號(「擁有健康,才能【享『壽』】!」)。WHO強調老化過程再也不必然會伴隨著行動不便與社交孤立的出現,相反的,還能透過創新的科技來維持長者的獨立自主。WHO以獨居3年的69歲的香港阿嬤每週參加社區電腦課為例,阿嬤過去主要是靠電話維繫與旅居在外的兒女的親情,現在,她希望可以透過網路,就能與兒女及孫子女見面。這樣的場景,也在臺灣的各個角落發生著,國內許多縣市(台北市、新北市、南投縣、嘉義市、台東縣…)都提供了長輩免費學電腦的課程,嘉義樂齡中心的阿公阿嬤,學會用電腦後最喜歡去偷拔老師的菜,王老師說他起得晚,每次熬夜時菜園都好好的,確不敵一伙早起的阿公阿嬤學員輪翻進攻。王老師說看到長輩們快樂學習並能維持社會參與的活力,真的很高興。
臺灣今(101)年2月底65歲以上人口數已占總人口數的11%(約253萬人),老化速度為現有各已開發國家中最快者,預計5年後達到14%,進入「高齡社會」;13年後達到20%,進入「超高齡社會」。國民健康局配合WHO政策,積極推動營造高齡友善城市與健康照護。同時,為瞭解長輩對居住環境的滿意程度,在99年委託成功大學針對長者進行居住環境的滿意度調查,在世界衛生組織(WHO)揭示的高齡友善城市8大面向中,國內長者滿意度最高的前4個面向為「住宅」 (3.35分/滿分5分)、「敬老與社會融入」 (3.28分)、「無障礙與安全的公共空間」及「社區與健康服務」同分(3.20分),而滿意度最低且唯一低於3分的面向,為工作與志願服務(2.72)。邱局長進一步表示,為了營造有利於長輩出來活動的條件,減少障礙,增進參與,國民健康局與各縣市政府攜手合作,短短不到3年,今(101)年邀集全國20個縣市推動「高齡友善城市」,各縣市政府皆體認臺灣人口快速老化的事實,積極投入跨局處資源,與民間團體共創「敬老、親老、無礙、暢行、安居、連通、康健、不老」的高齡友善環境。
各縣市推動高齡友善城市時間雖不長,已累積不少豐碩成果,希望讓長輩漸漸感受到政府的用心,及整個社會敬老親老的氛圍,各縣市現階段推動的特色計畫包括:
1. 基隆市高齡健康照護服務行動專車:基隆市於3月起,啟動高齡健康照護服務行動專車,強調將健康照顧服務送到家,以65歲以上銀髮族為服務對象,提供到宅關懷訪視、聯誼、送醫送藥及醫療服務等服務。
2. 台北市『銀髮友善好站』:台北市政府結合民間單位,包括統一超商、全家、信義房屋及大小廟宇等,超過四百個據點,掛上「銀髮友善標章」,長者們外出無論是腿痠、想上廁所,隨時到此,都可以獲得協助。
3. 桃園縣交通新亮點(友善長者的交通環境):桃園縣楊梅市打造的交通亮點示範區,以銀髮關懷為基礎,整合人、車、路完整的解決方案,除了延伸半觸動式智慧號誌系統外,還引進歐美國家的創新科技經驗 -高可見度反光材料的應用(手環),提高長者的辨識度以及可見度。
4. 台中市70歲以上長者社區到點老人篩檢:提供長者社區到點老人篩檢,除可提高高齡者健康篩檢率,也可免除家人與高齡者得奔波多次到醫院檢查的麻煩。
5. 嘉義市『高齡友善藥局』:嘉義市120家藥局,有63家(超過5成)社區藥局加入高齡友善藥局行列,由市政府製作認證標章及紅布條供民眾辨識,高齡友善藥局可提供免費切藥及分藥服務、協助血壓量測服務、免費藥品諮詢服務、提供藥袋大字體服務及放大鏡使用。
6. 嘉義縣推動社區『健康柑仔店』:在社區推動『健康柑仔店』,秉持著「賣健康」的觀念,除了固定幫老人家量血壓、血糖外,也透過多元的活動安排,吸引阿公、阿嬤們參加,藉此關照阿公、阿嬤們的健康。至今已有七個據點,陪伴老人家愈活愈健康。
7. 台南市家有一老如有一寶,關懷老人交通安全:關懷大台南銀髮族交通安全,市府舉辦「家有一老如有一寶,關懷老人交通安全」活動,透過活動提醒用路人遵守交通規則,酒後不開車或代叫計程車,尤其是老人清晨出門應穿亮一點,或是配戴市府發放的反光手環,以保自身安全,希望市民凝聚的共識,一起為老人交通安全把關。
- 建檔日期:
- 更新時間:
- 資料來源:衛生福利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