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職場健康飲食環境及營養宣導有成!
以「提供健康主菜」、「足夠的蔬果供應或容易購買」、「營養訊息之獲得」等正向因子;「油炸菜色頻率高」、「提供含糖飲料及容易取得」、「設計『不受限制』或『超量』的餐點供應」等負向因子做為職場「健康飲食環境」指標,經過改造,8個職場共提升了15個正向因子。主要改變包括減少油炸菜色並提供更多健康主菜供選擇,增加水果及全穀雜糧飯的供應,以及辦理營養教育課程、於環境中提供正確營養訊息等(改善前後比較值如表1)。
為評估健康飲食環境營造與營養教育介入之有效性,在計畫執行前後,測量參與員工之營養知能與體位,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就是在相同的介入模式之下,不同性別得到的結果不盡相同。
分析員工參與營養教育前後知識、態度與行為之改變,男性受訪員工營養/健康『知識』及『態度』均有顯著進度,『行為』上雖有改變趨勢,但未達顯著意義。女性受訪員工的營養/健康『知識』原本就好,故在介入前後並無差異,但在『態度』與『行為』上,有明顯改變(如表2、3)。
體位檢測結果,男、女員工平均體重皆有明顯的下降。男性員工雖然在體脂肪量上未明顯減少,但其腰圍卻平均降低了1.2公分,達到顯著效果,代表在營養教育介入後,不但提升了男性的營養知識、態度與行為,也改善了他們的「中廣身材」(相關資料請參閱表4、5)。
今年度中華民國營養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已建立了一套完整的評估方法與介入模式,成功的改善這8個職場的飲食環境,並提升了員工健康。食品藥物管理局明年度將持續將此模式推廣到更多的職場,呼籲有意願參與的職場可主動與食品藥物管理局聯繫,一同為職場員工的健康把關。
- 建檔日期:
- 更新時間:
- 資料來源:衛生福利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