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藥物管理署(下稱食藥署) 運用現代分子生物遺傳學知識,以DNA複製增幅技術(PCR)結合尖端分子生物檢測儀器,開發魚種專一性Real-time PCR檢驗方法,同時導入魚種粒線體COI基因生物條碼(DNA Barcode)分析技術,藉由比對食品中魚類基因片段序列,可快速鑑別魚類物種,歷年來參加英國中央科學實驗室舉辦魚種鑑別(Fish Identification in Fish)相關之能力試驗 (Food Analysis Performance Assessment Scheme, FAPAS),均獲滿意結果,顯示食藥署檢測能力與全球同步。
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發展促使消費意識抬頭,民眾非常重視食品成分的正確性,國內外媒體及期刊報告有關水產品攙偽或標示錯誤的新聞與研究時有所聞,如大宗進口廉價的鯰魚(catfish)被加工冒充高價的魴魚(John Dory Fish)或鱈魚(cod)排販售;而2013年歐盟亦公布易發生攙偽假冒的十大食品中,魚類攙偽假冒排名第二位,因此也衍生許多消費的糾紛。
傳統鑑別原料魚類物種,主要利用外觀型態辨識,例如觀察魚體的特徵、大小、顏色與形狀等外部表徵。當魚體經加工過程製成產品(如魚丸、魚鬆、魚排等),其外觀、組織及型態遭破壞,無法以傳統方法進行有效之鑑別;又如常見大型魚於市場販售時大多已去頭尾、切塊,消費者購買時無法區分,令不肖業者有機可乘。食藥署研發魚類物種分生鑑別技術,適用於檢測各種魚類原料,可強化市售魚類製品標示之符合性。
食藥署歷年來參加通過FAPAS能力試驗之測試魚種涵蓋鳕魚(cod)、鰈魚(flatfish)及鯰魚(catfish) 等11種魚種。另也公開大西洋鮭魚(Salmo salar)、魴魚(Zeus faber)、鮪魚屬(Thunnus spp.)及旗魚科(Istiophoridae)等魚種鑑別相關之檢驗方法於食藥署網站(http://www.fda.gov.tw/TC/siteList.aspx?sid=1574),供各界參考應用。
食藥署秉持科學論證基礎,持續以科技實力,研發新式DNA分子生物鑑別檢驗技術,戮力為國人飲食安全及品質把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