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 Enter 到主內容區
:::

衛福部LOGO

:::

預防「骨質疏鬆」最佳時機應該從年輕開始,不再只有老人需要注意,年輕族群一樣不可輕忽!人體骨骼的骨量大約20-30歲前會達到最高峰,之後骨量逐漸減少,若骨量流失過多,使得原本緻密的骨骼就會形成許多孔隙,呈現疏鬆的現象,就是所謂的「骨質疏鬆」,導致骨頭脆弱易斷,且增加骨折的風險。因此,國民健康署呼籲,要趁年輕及早儲存「骨本」,預防骨質疏鬆的發生。

年輕存「骨本」 老來不「疏鬆」

骨質疏鬆症早期沒有明顯症狀,有些中高齡患者,可能只出現身高變矮、駝背等外觀變化,民眾多不以為意,但是若發生跌倒,或是突然過猛外力,如彎腰搬運重物,就可能造成骨折。骨折後引發嚴重的疼痛、無法行動、失能等現象,都會嚴重影響健康生活品質。根據國民健康署2017-2020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結果發現,65歲以上民眾的骨質密度,至少有一個部位量測出有骨鬆的比率為14.1%,約每7人就有1人有骨質疏鬆,女性高於男性(女性17.4%、男性10.4%),且隨年紀增加。因此,國民健康署吳昭軍署長呼籲,要從年輕開始存「骨本」,日常生活中養成健康生活型態,均衡飲食、適度曬太陽、荷重運動、避免抽菸等,才能夠及早預防骨質疏鬆。

儲存績優骨 從日常生活開始

骨質是長時間累積的結果,重點在於每日的生活習慣。國民健康署提供以下「儲存骨本」妙方,幫助民眾從年輕開始存骨本抗骨鬆,贏在老年勝利組!

  1. 適度曬太陽:建議可於清晨(早上10點前)或黃昏(下午2點以後)適度的曬太陽10到20分鐘,活化維生素D可以幫助人體腸道吸收鈣質。
  2. 均衡飲食:多攝取骨骼健康所需的鈣質、維生素D及蛋白質等食物,如乳品類、豆製品、黑芝麻及深綠色蔬菜等。
  3. 重運動:從事運動如慢跑、健走、舉啞鈴操等,增強骨質密度,強健肌肉和身體平衡,提高跌倒時的自我防衛能力。

此外,民眾也可以參考國民健康署製作的「預防骨質疏鬆海報」,相關資訊可至國民健康署網站、健康九九網站查詢及下載使用。
 

相關圖片

  • 建檔日期:
  • 更新時間:
  • 資料來源:國民健康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