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年衛生福利部新聞
臺灣首次完成婦女遭受親密關係暴力調查
衛生福利部於去(104)年參考聯合國、歐盟及世界衛生組織等三項國際性組織之調查指標、調查方法與對象,針對我國18歲至74歲的婦女遭受親密關係暴力之概況與盛行率,做了一項初探性的訪視調查研究,該研究實際訪問到受訪者的問卷共有1,476份,其中成功完成訪問的樣本為536份,扣除遺失值,共有529份有效問卷。結果發現遭受精神、跟蹤及騷擾、經濟、肢體、性暴力中任何一種暴力的一年盛行率為10.3%,而終生盛行率則提升為25%。該項研究指出,18歲以上婦女受訪者,在過去12個月遭受親密關係暴力樣態,以「精神暴力」佔最多數(7.7%),其次是「經濟暴力」(3.4%)、「性暴力」(2.3%)、「跟蹤及騷擾」(1.9%)與「肢體暴力」(1.1%)。換句話說,大多數18歲以上婦女受訪者,親密關係的衝突,可能不是以肢體暴力開始,而是以口語(如詆毀、侮辱、驚嚇、冷漠相對、限制或威脅等)或情緒暴力開始,關係逐漸惡化後,再出現肢體暴力。另「經濟暴力」在一年盛行率中高居第二位,這項訊息不容忽視。
在社會人口特性與遭受親密關係暴力的交叉分析中,「都會區」受訪者,遭受親密關係暴力比率,高於「低度發展鄉鎮」受訪者;遭受精神暴力比率,亦比「中型市鎮」和「低度發展鄉鎮」受訪者高。何以如此?研究學者表示,可能是因為「都會區」受訪者,較常接觸親密關係暴力防治相關資訊,性別敏感度較高,對親密關係暴力的認知也較清楚,對於精神暴力辨識力較高,容易反應在訪問調查中。另社會人口變項中,雖然「年齡」未達統計顯著水準,卻值得關注。其中,71-74歲(42.9%)受暴率最高,其次是 21-30歲(25%)與31-40歲(24.8%),顯示我國在即將進入高齡化社會的同時,老人受暴議題亦值得重視。
張秀鴛司長表示,國際上也有類似的調查,但調查對象與問卷內容略有差異,調查結果也有很大落差,因此難以將臺灣的調查結果直接和其他國家比較。以聯合國調查為例,亞洲(含亞西和亞太)親密關係暴力一年盛行率差異大,最低國家為柬埔寨(9%),最高國家為所羅門群島(63.52%),其他國家親密關係暴力之盛行率,約10%~20%;而歐盟的問卷版本測出的一年盛行率,其中過去一年遭受現任、前任或任何一任伴侶肢體與性暴力之盛行率,皆介於2%~6%之間;世界衛生組織則調查出全球親密關係暴力之盛行率,平均約為30%,高收入區域為23.2%。
衛生福利部表示,這項初探調查研究結果雖無法直接推論我國18歲以上之婦女遭受親密關係暴力之概況,但確實是我國在性別暴力防治議題上與國際社會接軌的里程碑,更是我國在了解婦女遭受親密關係暴力樣貌及作為長期趨勢研究之重要基礎。張司長強調,親密關係暴力不僅造成被害人身心傷害,其衍生的社會成本更難以估算,政府有必要投入一定的防治成本,以減少社會所付出的代價。研究也顯示,18歲以上婦女受訪者,可能因為經濟能力無法擺脫親密關係暴力,持續陷入親密關係暴力的循環,為協助受暴婦女自立生活,進而遠離受暴環境,衛生福利部除已輔導各直轄市、縣(市)政府發展多元庇護服務及住宅方案外,並結合勞政資源共同扶植民間團體推動婦女就業協助方案,另外也基於預防更勝於治療,為了讓親密關係暴力防治教育及早紮根於家庭、學校以及社區,該部將持續與各地方政府及民間團體共同努力加強防治大眾宣導、暢通通報管道,並鼓勵各地方政府加強網絡整合協調,對被害人問題需求進行整合性評估,保障被害人人身安全等三級預防工作,防範親密關係暴力案件的攀升與惡化,讓受暴者得到應有的協助,也讓民眾擁有安全的生活環境。
- 建檔日期:
- 更新時間:
- 資料來源:保護服務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