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年衛生福利部新聞
「最深的愛 給最需要的你」 中低收入暨弱勢健康管理推廣計畫記者會
根據統計,2010年我國低收入戶有11萬2千戶,占全國總戶數的1.41%,至於低收入戶人口則為27萬3千人,占總人口的1.2%。隔年,政府為了擴大照顧層面,實施社會救助新法則,放寬最低生活費及審查門檻,並將中低收入戶納入社會救助法體系,致使中低收入戶明顯增加,到了2012年底,低、中收入戶人口擴增為35萬7千人及28萬2千人,兩者合占總人口2.7%。
這個族群,並未隨著社會發展而縮減,反而越來越多,他們的健康問題常因經濟狀況不佳而惡化,亟須扶助。因此,衛福部把成立「中低收入戶暨弱勢族群健康維護中心」納入百年衛生醫療改革中長程計畫重點工作,希望透過弱勢關懷照護計畫,善用衛福部所屬醫院的醫療照護資源,並結合在地社政的社會福利服務能量,提供中低收入、弱勢及高風險家庭整合式的健康照護,為社區弱勢民眾提供主動式到宅跨專業團隊的健康管理。
這項中低收入戶健康管理計畫,民國101年8月由衛福部臺中醫院與旗山醫院先行試辦,102年11月擴及基隆、臺北、桃園、苗栗、豐原、彰化、南投、嘉義、朴子、新營、臺南、澎湖、屏東、臺東、花蓮、金門及樂生共 19家部立醫院。
中低收入戶健康管理計畫一年多前開始試辦以來,即由醫師、個案管理師及社工師組成核心照護小組,動員試辦醫院全院的力量,加上與臺中市及高雄市衛生局、社會局組成的跨局處團隊,再結合民間團體的資源,共同呵護這些弱勢族群。推動初期,家庭訪視頻頻碰壁,常被誤認為詐騙集團,而許多民眾也因經濟狀況不佳導致相對認知不足,健康促進概念低落,疾病與社會的問題往往比一般民眾多。
有鑑於此,試辦計畫一方面藉由多專業團隊的介入篩檢,找出風險個案,一方面藉由量身訂作的整合性健康促進、疾病的健康照護計畫,建立就醫、用藥、營養攝取及生活習慣的正確觀念。此外,在疾病管理及健康促進過程中,若發現個案的社會資源不足,也會轉介社政部門及相關民間團體提供協助。
在這種「全人、全家、全程、全隊、全社區」的全方位弱勢民眾整合照護下,102年11月底已收案364人,其中進行疾病管理183人次,健康促進306人次,均提供預防保健照護服務。其中,不僅發現13例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新案,也在64名慢性病舊案中,發現只有25人規則就醫,經健康管理後增至57人,提升規則就醫比率高達128% 。介入前後,個案在社交活動、情緒與精力充足度等生活品質面向,也都有顯著提升。
根據部立臺中醫院低收入戶申報資料統計發現,民國101年收案低收入戶門診、急診平均就醫次數為4.93次,平均住院日為2.00天,均高於全院其他民眾的3.91次及1.53天。實施中低收入戶健康管理計畫後,民國102年低收入戶的門診、急診平均就醫次數雖仍維持4.93次,但平均住院日已降至1.72天,和全院其他民眾平均住院日1.51天已相差無幾。
就因成效顯著,衛生福利部部長邱文達呼籲社會各界,再加把勁,大家一起來關心中低收入及弱勢民眾的健康。他表示,針對弱勢族群者的健康照護服務,是以提供健康促進服務、急慢性病照護管理、提高健康照護可近性與被照顧者的健康智能等內容為主;加上結合社經需求面向的評估與介入,全面呵護最需要被政府照顧的一群。
邱文達強調,如果能有效改善這些弱勢族群的就醫規則性及健康行為,就可以打斷因貧而病、因病而貧的惡性循環,減少依賴人口數,減輕社會負擔與成本。
- 建檔日期:
- 更新時間:
- 資料來源:附屬醫療及社會福利機構管理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