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 Enter 到主內容區
:::

衛福部LOGO

:::
焦點新聞

新聞摘要: 99.07.14
單位:資訊典籍組
編號:990014

發展遲緩兒之定義是指未滿六歲的小孩在產前、周產期、產後,因腦神經、肌肉、生理疾病、心理社會環境因素等等,與絕大部分同年齡孩子相較之下,在認知發展、生理發展、語言及溝通發展、心理社會發展或生活自理等方面,有發展落後或異常的現象。 根據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發展遲緩兒盛行率約佔六歲以下兒童人口的6%~8%,依台灣六歲以下兒童有一百五十萬人估算,台灣發展遲緩兒約有九至十二萬人,可知發展遲緩兒在台灣並非罕見,強化發展遲緩兒早期篩檢與治療亦為當前兒童健康促進與健康照護重點工作之一。 我國兒童及少年福利法、兒童及少年福利法施行細則規定,政府對於發展遲緩兒應提供相關協助及療育。行政院衛生署中醫藥委員會於98年度委託耕莘醫院永和分院進行「發展遲緩兒之典籍分析與實證運用─自閉症與腦性麻痺篇」,整理分析中醫典籍及現今中醫治療,結合兩方面之結論用於臨床治療自閉症及腦性麻痺,能更提升自閉症及腦性麻痺的治療品質,相信對於發展遲緩兒的治療及中國傳統醫學的發揚光大,能有實質的貢獻。 由於現今主流醫學無法完全解決自閉症和腦性麻痺兒童的問題,已有部分中醫傳統療法運用在此兩類疾病上。國內及國外皆有用針灸治療腦性麻痺病童的報告。甚至是心理情緒障礙為主的自閉症,也有用頭皮針促進語言發展改善的報告。另一方面,雖然傳統中醫治療已逐漸被主流醫學接受,這些治療在處理臨床問題時仍可能有許多不確定性,因此必須借助客觀可信的臨床研究結果,這就是實證醫學的態度,正確的應用此觀念可以提昇醫療品質。整理現今有關針灸或其他傳統中醫治療用於自閉症及腦性麻痺的經驗,以實證醫學的角度探討之,不但可以促進中外臨床醫師及研究學者的溝通交流,在現代實證醫學的洪流中,絕對是必要的。經由實證醫學的應用,立即整合文獻資料及最新的醫學進展,做成最新最正確的結論,讓臨床醫師可以很快地了解其要旨,節省閱讀大量文獻的時間,提供病人最適當之醫療照護,進而提昇醫療品質。 該計畫執行方法分為兩方面,一是利用中醫藥典籍查詢系統彙整古籍文獻,找出關於自閉症及腦性麻痺的描述,並整理古人及中醫典籍中記載使用的方劑或治療方法。二是整理現代關於自閉症及腦性麻痺有關針灸或其他傳統中醫治療方式的醫學期刊文獻,並以實證醫學的角度分析探討。 透過中醫藥委員會的委辦計畫,整理中醫古籍所載可能的治療方式,我們發現自閉症及腦性麻痺在中醫典籍中確實有相關描述並記載著治療方法,如六味地黃丸等。此外,查詢當代中外醫學期刊確有許多中醫治療的臨床應用,主要是針灸方面。該計畫的完成應能提供臨床醫師對於治療自閉症及腦性麻痺更多的參考方向,例如針刺結合方劑治療等。該會將該計畫成果彙集整理後,已於98年12月編印出版「發展遲緩兒之典籍分析與實證運用─自閉症與腦性麻痺篇」專書,可供臨床醫師及民眾參考。 該會除上述「發展遲緩兒之典籍分析與實證運用─自閉症與腦性麻痺篇」專書外,尚有二百餘項出版品,民眾若對臺灣中醫藥相關主題有興趣的話,歡迎上網瀏覽該會出版品最新訊息(中醫藥資訊網),並可至政府出版品展售門市五南文化廣場(400台中市中山路6號)、國家書店松江門市(104台北市松江路209號1樓)購買該會相關出版品。

  • 建檔日期:
  • 更新時間:
  • 資料來源:中醫藥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