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年衛生福利部新聞
沒症狀就沒事?小心大腸癌已靠近
國民健康署邱淑媞署長表示,大腸癌發生人數自民國95年以來已是所有癌症發生人數的第1名,同時是十大癌症死亡原因第3位,每年發生人數約計14000人,死亡人數超過5000人。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是大腸癌防治最重要的原則,0-1期大腸癌治療五年存活率高達8成以上(81-87%),第三期大腸癌五年存活率則不到6成(56.9%)。
邱署長進一步指出,研究已經證實定期透過簡單的糞便潛血檢查,可以有效降低大腸癌死亡率2-3成,因此,國民健康署自93年起針對發生率較高的50歲以上民眾提供定量免疫法糞便潛血檢查。邱署長表示新型糞便潛血檢查是安全、簡單又準確的篩檢工具,沒有侵入性、不會有疼痛感,檢查前也不必限制飲食,非常方便。根據國民健康署的統計,102年全年共有102.8萬人接受篩檢,陽性個案逾8.1萬人,發現息肉個案數2.6萬人及大腸癌逾2,000人。
大腸癌發生和個人生活型態有密切關係,家族中有人得過腸癌,得病的機會也比較大。由於大腸直腸癌在早期常無症狀,隨著病情的進展愈發嚴重,等到民眾發現有異常時,例如解血便或大便型態改變,常為時已晚。邱淑媞署長呼籲民眾要去除「有症狀再檢查」的舊觀念,要「嘸症頭嘛愛作」!所以50-74歲民眾每二年可至國民健康署合約醫療院所或衛生所,接受一次政府補助之免費大腸癌篩檢;另未滿50歲民眾如果有個人、家族息肉症或大腸癌病史,建議諮詢專科醫師意見,是否提前接受大腸鏡檢查。
- 建檔日期:
- 更新時間:
- 資料來源:國民健康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