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 Enter 到主內容區
:::

衛福部LOGO

:::
109年衛生福利部新聞

      孕婦於懷孕期間體重過重或過輕對孕婦或胎兒都不好,體重過重時,可能帶來的影響包括妊娠糖尿病、子癲前症、流產、畸胎等機會都會比較高;過輕時會造成孕婦營養不良,也會增加流產、早產的機率與出生嬰兒體重不足的情形。依國民健康署107年健康促進業務推動現況與成果調查結果,國內25-34歲的適齡婦女近2成有過重或肥胖情形,35-39歲的婦女有過重或肥胖近3成。國民健康署呼籲,準媽媽要在懷孕期間依孕前體重做適度調整,以確保母嬰健康。

適齡婦女約2成過重或肥胖 需注意孕期體重控制
      美國醫學會雜誌 (JAMA) 文獻指出,若孕婦於懷孕期間低於建議體重,其胎兒成長發育不良之風險將增加53%,且其早產風險將增加70%;而孕婦於懷孕期間若高於建議體重,其胎兒大於一般大小之風險將增加85%,另英國醫學期刊 (BMJ) 文獻亦指出,肥胖女性於妊娠後期易出現葡萄糖不耐及生出巨嬰。因此,建議懷孕期間,孕婦應以孕前身體質量指數(Body Mass Index,以下簡稱BMI)為基礎,視當次懷孕胎數及懷孕週期逐漸增加體重,若BMI大於30者,建議增重約5-9公斤;BMI介於18.5到24.9之間者,建議增重約11.5-16公斤;小於18.5者,建議增重約12.5-18公斤,且須注意體重增加的速度,懷孕期間不適於減重。

為維持適當的孕期體重,國民健康署建議孕婦應掌握下列5守則:

  1. 定時產前檢查並測量體重:目前國民健康署補助每位準媽媽10次產前檢查,例行檢查項目包括體重、血壓等,可將每次檢查結果記錄於「孕婦健康手冊」上,以利隨時檢視自身體重增加情形。
  2. 均衡攝取飲食:多攝取不同顏色蔬菜、全穀雜糧,且應以自天然食物來源為主,若有飲食與營養疑問,建議洽詢營養師進行飲食評估以瞭解個人化改善飲食的建議,或可在醫師處方指導下,補充孕婦專用的營養補充品。
  3. 避免過多糖與脂肪攝取:孕婦、哺乳婦應減少或避免攝取脂肪含量多的食物,如:肥肉、油炸食物等,以及糖果、可樂、汽水等僅有熱量,無營養素的食物。
  4. 瞭解懷孕期間熱量攝取需求:懷孕自第二期起(妊娠17週),每日需增加300大卡的熱量。但每個人每天的總熱量,需視孕婦的年齡、活動量、懷孕前的健康狀況及體重增加情形,而加以調整。
  5. 每日宜適當運動:產前運動可以減少陣痛時的疼痛,減少生產時情緒及全身肌肉的緊張、增加產道肌肉的強韌性,以便順利生產。可依醫護人員的評估及指導,進行產前運動,並注意運動相關安全事項如避免攀高、舉重或提重物。

十次免費產檢與專線 共同守護母嬰健康
      國民健康署提醒,我國提供孕婦免費10次產檢,協助瞭解孕媽咪及寶寶的健康狀況,以及早發現異常及早治療,其中於第1及3孕期提供衛教指導服務,強化準媽咪孕期營養及體重控制之健康識能。民眾如有任何孕前、孕期及產後營養、體重控制的問題,歡迎撥打孕產婦關懷諮詢專線0800-870-870(國語諧音:抱緊您,抱緊您),將由專業人員解答及主動致電回復,或至「孕產婦關懷網站」查詢孕期照護資訊,歡迎準爸媽們多加利用!

相關檔案

  1. 民國107年20至49歲女性國人體位分布
  • 建檔日期:
  • 更新時間:
  • 資料來源:國民健康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