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自30年代起普設衛生所,從出生到終老,提供社區公共衛生服務,基層衛生所人員傳承以民眾需求為核心,守護國人健康。隨著我國人口高齡少子化、各項健康促進政策的推動及衛生所功能及服務模式轉型需求,為提升衛生所人員公共衛生核心能力,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照護及管理,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與長庚科技大學創新社區公共衛生課程模組,於9月26日至27日舉辦「111年衛生所人員基礎公共衛生能力教育訓練」,以初任衛生所職務人員為主要授課對象,並以「公衛心、傳承情、護健康」為主題,展現基層衛生所人員歷經時代演變,篳路藍縷、堅守崗位,秉持「利他」心,並精進以社區為基礎的公衛服務量能,為社區健康服務在地化推進新的里程碑!
在地衛生所 全民健康的依靠
目前全國368個鄉鎮市區已設有374家衛生所,長期擔負國人第一線公共衛生及預防保健工作,是深入社區與民眾最接近的基層健康照護單位。由於社會變遷及臺灣逐漸邁入超高齡社會,衛生所的業務從傳染病防治、婦幼衛生、疫苗接種、預防保健邁向高齡健康照護等服務,加上近年面對COVID-19的社區防疫工作,衛生所的服務對象及內容,隨著民眾需求,已逐步調整服務模式,因此,提升衛生所人員基礎社區健康服務之公共衛生核心能力更顯重要。
為強化當前衛生所服務量能,本次教育訓練業參考公務人員高普考錄取人員之基礎訓練方式,提供公共衛生基礎課程(含實體及線上數位課程),課程面向包含:核心能力、跨領域能力與特殊健康議題,以充實衛生所醫事人員在初任社區服務具備基本公衛核心能力,運用健康評估確認社區健康問題,聯結在地社區資源,讓基層醫療資源能夠更合理、有效率地利用,並同步提升多元健康行銷及溝通、協調能力,促使學員成為推動社區健康資源的協調者及管理者。
為響應本次教育訓練,全國22縣市政府衛生局共推派近百名轄區衛生所人員參加訓練,並推薦具社區公共衛生實務經驗之資深(退休)人員協助課程進行,幫助學員在學得課堂上社區公共衛生的專業知識外,亦能融入應用於實務工作。
以民眾需求為核心 提供有感及更好的健康服務
國民健康署吳昭軍署長表示,基礎公共衛生服務品質攸關國民健康與國家發展,感謝中央政府政策及各相關單位支持外,將與地方政府共同努力,積極促成公、私協力;地方政府可就轄區人口結構、醫療資源、疾病與照護特性,醫事人員進用有彈性、健康服務在地化,彰顯公衛人員專業價值,提高社區健康指標達成成效並能永續發展。
未來將持續落實蔡總統所提「強化公共醫療體系,將衛生所轉型為『社區健康照護管理中心』,打造在地健康照護網絡」政策,期能整體提升群體健康,並縮減健康差距,達到「全民健康(Health for All)」之目標。